高三最后一个学期,对于小黄本应是向着理想全力冲刺的关键时期,却成了他人生中
最黑暗的一段日子。接连不断的模拟考试、排名波动像沉重的巨石,压得他喘不过气。曾经
稳居班级前十的他,在一次数学考试失利后,成绩如同断崖式下跌,排名滑至二十多名。从
那之后,考试焦虑成了他形影不离的“噩梦”——考前整夜失眠、考时手心冒汗、试卷上
的题目都仿佛扭曲变形。
渐渐地,小黄开始抗拒去学校,从谎称身体不适请假,到彻底闭门不出,整整一个月都
蜷缩在房间里。他整日躺在床上,拉着厚厚的窗帘,拒绝与父母交流,手机屏幕成了他唯一
的“避风港”。父母尝试过讲道理、鼓励安慰,甚至着急地大声斥责,但所有的努力都如石
沉大海,换来的只有房门紧闭和长久的沉默。
距离高考仅剩一个月时,心急如焚的父母打听到航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,抱着最后一丝
希望,带着小黄来到这里。初次见面,小黄低着头、眼神躲闪,对咨询师的提问要么简短回
应,要么干脆沉默。咨询师吴老师并没有急于追问他的困境,而是用温和的语气和他聊起爱
好,耐心倾听他的故事。慢慢地,小黄打开了心扉,将积压已久的焦虑、恐惧和自我怀疑一
股脑倾诉出来。
吴老师深入了解后指出,小黄不仅是学业压力过大,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
求,以及对“失败”的极端恐惧。针对这些问题,吴老师制定了系统的辅导方案:运用认知
行为疗法,引导小黄认识到成绩起伏是学习过程中的自然现象,帮助他重新设定合理的目
标;通过情景模拟和呼吸放松训练,缓解他对考试的恐惧;同时,与父母多次沟通,指导他
们转变教育方式,不再只关注成绩,而是给予孩子情感支持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小黄在吴老师的鼓励下,迈出了重返校园的第一步。最初,他只能
坚持半天到校,面对熟悉的教室和同学,仍会感到紧张不安。每当他攥着书包带在教学楼前
徘徊,或是盯着试卷上的题目心跳加速时,吴老师曾说的“把注意力拉回当下这道题,你能
做的就是走好眼前这一小步”总会清晰地浮现在脑海。那些温和却有力量的话语像定心丸,
让他瞬间镇定下来,混沌的思绪变得清晰——对,现在该做的就是拿起笔,从会做的题开
始,一点一点来。
随着时间推移,小黄逐渐适应了校园节奏,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好。高考当天,小黄早
早起床,认真整理好校服,眼神中满是坚定。父母站在考场外,看着儿子自信走进校门的背
影,不禁热泪盈眶。“真的太感谢吴老师了!”小黄妈妈哽咽着说,“是您的专业和耐心,
让孩子重新找回了自己,勇敢地站在了高考考场上。”这场与焦虑和自我怀疑的斗争,最终
以小黄的勇敢蜕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,也让所有人看到了心理干预的力量和希望。